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xiaodai0/p/9780101.html安裝完Anacondapython3.7,想使用python3.6方法cmd使用命令:condacreate-npy36python=3.6anaconda安裝好后,會有提示:Toactivatethisenvironment,use:#>activatepy36##Todeactivateanactiveenvironment,use:#>deacti
系統 2019-09-27 17:55:30 1827
前言上篇說到命令行執行測試用例的部分參數如何使用?今天將繼續更新其他一些命令選項的使用,和pytest收集測試用例的規則!pytest執行用例命令行參數--collect-only:羅列出所有當前目錄下所有的測試模塊,測試類及測試函數--tb=style:屏蔽測試用例執行輸出的回溯信息,可以簡化用例失敗時的輸出信息。style可以是on,line,short,具體區別請自行體驗--lf:當一次用例執行完成后,如果其中存在失敗的測試用例,那么我們可以使用此命
系統 2019-09-27 17:54:48 1827
接下來準備用糗百做一個爬蟲的小例子。但是在這之前,先詳細的整理一下Python中的正則表達式的相關內容。正則表達式在Python爬蟲中的作用就像是老師點名時用的花名冊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神兵利器。一、正則表達式基礎1.1.概念介紹正則表達式是用于處理字符串的強大工具,它并不是Python的一部分。其他編程語言中也有正則表達式的概念,區別只在于不同的編程語言實現支持的語法數量不同。它擁有自己獨特的語法以及一個獨立的處理引擎,在提供了正則表達式的語言里,正則表達
系統 2019-09-27 17:54:47 1827
目錄四、Python基礎(1)四、Python基礎(1)1.什么是變量?一種變化的量,量是記錄世界上的狀態,變指得是這些狀態是會變化的。2.為什么有變量?因為計算機程序的運行就是一系列狀態的變化。3.定義變量在Python中定義變量:name='magua'age=24gender='man'height=168weight=2504.變量的組成三部分:1.變量名:變量名用來引用變量值,但凡需要用變量值,都需要通過變量名。2.賦值符號:賦值3.變量值:存放
系統 2019-09-27 17:54:30 1827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3.6中@property裝飾器的使用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1、@property裝飾器的使用場景簡單記錄如下:負責把一個方法變成屬性調用;可以把一個getter方法變成屬性,@property本身又創建了另一個裝飾器@score.setter,負責把一個setter方法變成屬性賦值;只定義getter方法,不定義setter方法就是一個只讀屬性2、通過一個例子來加深對@property裝飾器的理解:利用@prop
系統 2019-09-27 17:54:23 1827
python除了關鍵字(keywords)和內置的類型和函數(builtins),更多的功能是通過libraries(即modules)來提供的。常用的libraries(modules)如下:1)python運行時服務*copy:copy模塊提供了對復合(compound)對象(list,tuple,dict,customclass)進行淺拷貝和深拷貝的功能。*pickle:pickle模塊被用來序列化python的對象到bytes流,從而適合存儲到文件
系統 2019-09-27 17:54:16 1827
實驗目的:用socket模擬一個微型的web服務器,當py腳本run起后,實微型webserver架起了,然后用本地瀏覽器訪問127.0.0.1:8080(webserver的ip_port)時web服務器就會將網頁內容傳給瀏覽器,實現網頁瀏覽.sw+sys:python3.7.2+windows1064bit本地準備的server端網頁為下載的hao123主頁(我已上載并上傳,點擊這里)通過這個實驗讓我學到了:1.當get請求一個主頁時,要完整的顯示一個
系統 2019-09-27 17:53:23 1827
相信有好多朋友們都是第一次了解python吧,可能大家也聽過或接觸過這個編程語言。那么到底什么是python呢?它在什么機緣巧合下誕生的呢?又為什么在短短十幾年時間內就流行開來呢?就請大家帶著疑問,讓我們來探索python的奧秘吧!一:python發展史與優缺點1.發展史python,英文翻譯為巨蟒,爬蟲。是荷蘭計算機學家吉多·范羅蘇姆(著名的G叔),在1989年圣誕節期間,為了打發圣誕節的無趣,開發的一個腳本解釋程序,結合了Unixshell和C的習慣。
系統 2019-09-27 17:51:34 1827
如下所示:importlogging#創建一個loggerlogger=logging.getLogger('mylogger')logger.setLevel(logging.DEBUG)#創建一個handler,用于寫入日志文件fh=logging.FileHandler('test.log')fh.setLevel(logging.DEBUG)#再創建一個handler,用于輸出到控制臺ch=logging.StreamHandler()ch.set
系統 2019-09-27 17:51:25 1827
Python的MRO即MethodResolutionOrder(方法解析順序),也就是在Python中的類的繼承順序是怎樣的。在Python2.3之前,MRO的實現是基于DFS的,而在Python2.3以后MRO的實現是基于C3算法(我這里兩種算法的具體實現都不詳述)。C3算法最早被提出是用于Lisp的,應用在Python中是為了解決原來基于深度優先搜索算法不滿足本地優先級,和單調性的問題。本地優先級:指聲明時父類的順序,比如C(A,B),如果訪問C類對
系統 2019-09-27 17:50:47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