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之前寫過各種排序方法的詳細分析,于是在這個地方直接放上示例代碼示例代碼如下:#encoding:utf-8defquick_sort(lists,left,right):#快速排序ifleft>=right:returnlistskey=lists[left]low=lefthigh=rightwhileleft
系統 2019-09-27 17:47:30 1745
Python內置了一些非常有趣、有用的函數,如:filter、map、reduce,都是對一個集合進行處理,filter很容易理解用于過濾,map用于映射,reduce用于歸并.是Python列表方法的三架馬車。1.filter函數的功能相當于過濾器。調用一個布爾函數bool_func來迭代遍歷每個seq中的元素;返回一個使bool_seq返回值為true的元素的序列。>>>N=range(10)>>>printfilter(lambdax:x>5,N)[
系統 2019-09-27 17:47:27 1745
PyHook是一個基于Python的“鉤子”庫,主要用于監聽當前電腦上鼠標和鍵盤的事件。這個庫依賴于另一個Python庫PyWin32,如同名字所顯示的,PyWin32只能運行在Windows平臺,所以PyHook也只能運行在Windows平臺。關于PyHook的使用,在它的官方主頁上就有一個簡單的教程,大體上來說,可以這樣使用#-*-coding:utf-8-*-#3importpythoncom4importpyHook5defonMouseEvent
系統 2019-09-27 17:47:22 1745
當安裝好python之后,其實就已經可以進行開發了。下面我們開始寫第一行python代碼。值得紀念的時刻:Helloworld如果是用windows,請打開CMD,并執行python。如果是UNIX類的,就運行shell,并執行python。都會出現如下內容:Python2.7.6(default,Nov132013,19:24:16)[GCC4.6.3]onlinux2Type"help","copyright","credits"or"license"
系統 2019-09-27 17:45:25 1745
Python可以使用xml.etree.ElementTree模塊從簡單的XML文檔中提取數據。為了演示,假設你想解析PlanetPython上的RSS源。下面是相應的代碼:fromurllib.requestimporturlopenfromxml.etree.ElementTreeimportparse#DownloadtheRSSfeedandparseitu=urlopen('http://planet.python.org/rss20.xml')
系統 2019-09-27 17:38:13 1745
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在寫大型程序的的時候,往往比面向過程的語言用起來更方便,安全。其中原因之一在于:類機制。類,對眾多的數據進行分類,封裝,讓一個數據對象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貼近現實生活,高度抽象化。但是,python對類的封裝并不好,因為所有的屬性和方法都是公開的,你可以隨意訪問或者寫入,你可以在類的外部對類的屬性進行修改,甚至添加屬性。這的確讓人感到不安。下面就來總結一下學習后的解決方案。1,使用2個下劃線前綴隱藏屬性或者方法。__xxx#!/usr/b
系統 2019-09-27 17:38:12 1745
前言最近在維護項目的python項目代碼,項目使用了python的日志模塊logging,設定了保存的日志數目,不過沒有生效,還要通過contab定時清理數據。分析項目使用了logging的TimedRotatingFileHandler:#!/user/bin/envpython#-*-coding:utf-8-*-importloggingfromlogging.handlersimportTimedRotatingFileHandlerlog=log
系統 2019-09-27 17:38:11 1745
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在寫大型程序的的時候,往往比面向過程的語言用起來更方便,安全。其中原因之一在于:類機制。類,對眾多的數據進行分類,封裝,讓一個數據對象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貼近現實生活,高度抽象化。但是,python對類的封裝并不好,因為所有的屬性和方法都是公開的,你可以隨意訪問或者寫入,你可以在類的外部對類的屬性進行修改,甚至添加屬性。這的確讓人感到不安。下面就來總結一下學習后的解決方案。1,使用2個下劃線前綴隱藏屬性或者方法。__xxx#!/usr/b
系統 2019-09-27 17:38:10 1745
1、python裝飾器剛剛接觸python的裝飾器,簡直懵逼了,直接不懂什么意思啊有木有,自己都忘了走了多少遍Debug,查了多少遍資料,猜有點點開始明白了??偨Y了一下解釋得比較好的,通俗易懂的來說明一下:小P閑來無事,隨便翻看自己以前寫的一些函數,忽然對一個最最最基礎的函數起了興趣:defsum1():sum=1+2print(sum)sum1()此時小P想看看這個函數執行用了多長時間,所以寫了幾句代碼插進去了:importtimedefsum1():s
系統 2019-09-27 17:38:08 1745
準確獲得頁面、窗口高度及寬度的JSfunctiongetPageSize(){varxScroll,yScroll;if(window.innerHeight&&window.scrollMaxY){xScroll=document.body.scrollWidth;yScroll=window.innerHeight+window.scrollMaxY;}elseif(document.body.scrollHeight>document.body.of
系統 2019-08-29 23:47:45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