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包(closure)是函數式編程的重要的語法結構。函數式編程是一種編程范式(而面向過程編程和面向對象編程也都是編程范式)。在面向過程編程中,我們見到過函數(function);在面向對象編程中,我們見過對象(object)。函數和對象的根本目的是以某種邏輯方式組織代碼,并提高代碼的可重復使用性(reusability)。閉包也是一種組織代碼的結構,它同樣提高了代碼的可重復使用性。不同的語言實現閉包的方式不同。Python以函數對象為基礎,為閉包這一語法結
系統 2019-09-27 17:45:45 1761
pip版本問題Youareusingpipversionxx.x.x,howeverversionxx.x.xisavailable.本質是想告訴你,版本需要升級啦!下面介紹當直接upgrade解決不了問題是的“強硬”做法!準備階段:先去【pip官網】下載最新的壓縮包!并解壓。sudoapt-getremovepython-pip#1.卸載舊版本sudopythonsetup.pyinstall#2.進入壓縮包的解壓目錄執行pip-V#3.看到版本號證明成
系統 2019-09-27 17:45:40 1761
Python命令行之旅——初探argparse作者:HelloGitHub-ProdesireHelloGitHub的《講解開源項目》系列,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HelloGitHub-Team/Article『講解開源項目系列』啟動——讓對開源項目感興趣的人不再畏懼、讓開源項目的發起者不再孤單。跟著我們的文章,你會發現編程的樂趣、使用和發現參與開源項目如此簡單。歡迎聯系我們給我們投稿,讓更多人愛上開源、貢獻開源~前言你是否好奇過
系統 2019-09-27 17:45:25 1761
在業務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的情況下,運維為能及時發現問題,有時需要對應用程序的日志進行實時分析,當符合某個條件時就立刻報警,而不是被動等待出問題后去解決,比如要監控nginx的$request_time和$upstream_response_time時間,分析出最耗時的請求,然后去改進代碼,這時就要對日志進行實時分析了,發現時間長的語句就要報警出來,提醒開發人員要關注,當然這是其中一個應用場景,通過這種監控方式還可以應用到任何需要判斷或分析文件的地方,所以今天
系統 2019-09-27 17:38:40 1761
python3批量刪除豆瓣分組下的好友的實現代碼"""python3批量刪除豆瓣分組下的好友2016年6月7日03:43:42codegay我兩年前一時沖動在豆瓣關注了很多豆瓣的員工,好多,有四百個。我現在一時沖動想取消關注...,寫這么一個腳本可以用來加快刪除的速度。cookies還是直接從chrome讀取出來用,參考我之前剛寫的代碼python3從chrome瀏覽器讀取cookie,"""importosimportsqlite3importreimp
系統 2019-09-27 17:38:28 1761
在Python2.5中,with關鍵字被加入。它將常用的try...except...finally...模式很方便的被復用。看一個最經典的例子:withopen('file.txt')asf:content=f.read()在這段代碼中,無論with中的代碼塊在執行的過程中發生任何情況,文件最終都會被關閉。如果代碼塊在執行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異常,那么在這個異常被拋出前,程序會先將被打開的文件關閉。再看另外一個例子。在發起一個數據庫事務請求的時候,經常會用
系統 2019-09-27 17:38:19 1761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實現從Web的一個URL中抓取文檔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方法分析如下:實例代碼如下:importurllibdoc=urllib.urlopen("http://www.python.org").read()printdoc#直接打印出網頁defreporthook(*a):printa#將http://www.renren.com網頁保存到renre.html中,#每讀取一個塊調用一字reporthook函數urll
系統 2019-09-27 17:38:18 1761
下面先給大家介紹下Python3執行系統命令并獲取實時回顯最近在改造一些打包的邏輯,原來在Windows下是基于批處理制作的,由于批處理用起來不是很方便,一些實時的計算基本無法勝任,所以轉向Python3。但在以前腳本的基礎上很多是需要調用系統命令的比如VS編譯一個項目,我們需要獲取實時的回顯知道編譯的結果和進度。所以就有了以下方法:@staticmethoddef__external_cmd(cmd,code="utf8"):print(cmd)proc
系統 2019-09-27 17:38:04 1761
GIL在Python中,由于歷史原因(GIL),使得Python中多線程的效果非常不理想.GIL使得任何時刻Python只能利用一個CPU核,并且它的調度算法簡單粗暴:多線程中,讓每個線程運行一段時間t,然后強行掛起該線程,繼而去運行其他線程,如此周而復始,直到所有線程結束.這使得無法有效利用計算機系統中的"局部性",頻繁的線程切換也對緩存不是很友好,造成資源的浪費.據說Python官方曾經實現了一個去除GIL的Python解釋器,但是其效果還不如有GIL
系統 2019-09-27 17:37:58 1761
解決思路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python的正則表達式來匹配非法字符,然后找出非法記錄。然而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在實現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對于字符編碼、以及python內部字符串表示的相關知識的缺乏。在這期間,踩過了不少坑,到最后雖然還有些模糊的地方,但總算有一個總體清晰的了解。在此記錄下心得,避免以后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以下的測試環境是ArcGIS10.3自帶的python2.7.8環境,不保證其他python環境也適用。python正則表達式py
系統 2019-09-27 17:37:48 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