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十個Python中很有用的貼士和技巧。其中一些是初學這門語言常常會犯的錯誤。注意:假設我們都用的是Python31.列表推導式你有一個list:bag=[1,2,3,4,5]現在你想讓所有元素翻倍,讓它看起來是這個樣子:[2,4,6,8,10]大多初學者,根據之前語言的經驗會大概這樣來做bag=[1,2,3,4,5]foriinrange(len(bag)):bag[i]=bag[i]*2但是有更好的方法:bag=[elem*2foreleminba
系統 2019-09-27 17:50:33 1757
文件的數據是存放于硬盤上的,因而只存在覆蓋、不存在修改這么一說,我們平時看到的修改文件,都是模擬出來的效果,具體的說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方式一將硬盤存放的該文件的內容全部加載到內存,在內存中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完畢后,再由內存覆蓋到硬盤(word,vim,nodpad++等編輯器)。importoswithopen('37r.txt')asfr,\open('37r_swap.txt','w')asfw:data=fr.read()#全部讀入內存,如果文件很
系統 2019-09-27 17:50:22 1757
圖像的輪廓檢測,如計算多邊形外界、形狀畢竟、計算感興趣區域等。Contours:GettingStarted輪廓簡單地解釋為連接所有連續點(沿著邊界)的曲線,具有相同的顏色或強度.輪廓是形狀分析和物體檢測和識別的有用工具NOTE為獲得更好的準確性,請使用二值圖,在找到輪廓之前,應用閾值法或canny邊緣檢測從OpenCV3.2開始,findContours()不再修改源圖像,而是將修改后的圖像作為三個返回參數中的第一個返回在OpenCV中,查找輪廓是從黑色
系統 2019-09-27 17:50:07 1757
第四章,了不起的分支和循環4.1分支和循環Python主要依靠縮進來區分代碼塊4.2快速上手成績按照分數來劃分等級,90分以上為A,80~90為B,60~80為C,60以下為Dp4_1.pyscore=int(input("請輸入一個分數:"))if100>=score>=90:print("A")if90>score>=80:print("B")if80>score>=60:print("C")if60>score>=0:print("D")ifscor
系統 2019-09-27 17:50:06 1757
微線程領域(至少在Python中)一直都是StacklessPython才能涉及的特殊增強部分。關于Stackless的話題以及最近它經歷的變化,可能本身就值得開辟一個專欄了。但其中簡單的道理就是,在“新的Stackless”下,延續(continuation)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但微線程還是這個項目存在的理由。這一點很復雜……剛開始,我們還是先來回顧一些內容。那么,什么是微線程呢?微線程基本上可以說是只需要很少的內部資源就可以運行的進程?D并且是在Pyth
系統 2019-09-27 17:49:59 1757
python環境搭建常用的python環境管理工具:pyenv&&virtualenvpyenv#安裝到~/.pyenv當中,如果使用了zsh,那么將.bashrc-->.zshrcgitclonehttps://github.com/pyenv/pyenv.git~/.pyenvecho'exportPYENV_ROOT="$HOME/.pyenv"'>>~/.bashrcecho'exportPATH="$PYENV_ROOT/bin:$PATH"'>
系統 2019-09-27 17:49:57 1757
自動化一直是測試圈中的熱聊,也是大家追求的技術方向。在測試中,往往回歸測試也是測試人員的“痛點”。對于迭代慢、變更少的功能,就能用上自動化來替代人工回歸,減輕工作量。問題在分享環境搭建之前,先拋出我的一個疑問吧。app啟用時,分不同的場景:1.首次安裝啟用,有歡迎頁;2.非首次啟用,直接進入到登錄頁;3.配置了推薦展示時,啟用app,會先展示推薦內容,才進入到登錄頁。不同場景對應的activity都是不同的,我目前處理辦法是,寫了個輸入函數,加了個if判斷
系統 2019-09-27 17:49:53 1757
python中with可以明顯改進代碼友好度,比如:復制代碼代碼如下:withopen('a.txt')asf:printf.readlines()為了我們自己的類也可以使用with,只要給這個類增加兩個函數__enter__,__exit__即可:復制代碼代碼如下:>>>classA:def__enter__(self):print'inenter'def__exit__(self,e_t,e_v,t_b):print'inexit'>>>withA()
系統 2019-09-27 17:49:50 1757
原題|Left-recursivePEGgrammars作者|GuidovanRossum(Python之父)譯者|豌豆花下貓(“Python貓”公眾號作者)聲明|本翻譯是出于交流學習的目的,基于CCBY-NC-SA4.0授權協議。為便于閱讀,內容略有改動。我曾幾次提及左遞歸是一塊絆腳石,是時候去解決它了。基本的問題在于:使用遞歸下降解析器時,左遞歸會因堆棧溢出而導致程序終止。【這是我的PEG系列的第5部分。其它文章參見這個目錄】假設有如下的語法規則:ex
系統 2019-09-27 17:49:42 1757
閱讀更多初學Python爬蟲時都會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以下為幾種常見的基礎做法。"""簡單的循環處理"""importrequestsurl_list=["https://www.baidu.com","https://www.cnblogs.com/"]forurlinurl_list:result=requests.get(url)print(result.text)"""線程池處理"""importrequestsfromconcurrent.fut
系統 2019-09-27 17:49:32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