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這里~小結Python的函數具有非常靈活的參數形態,既可以實現簡單的調用,又可以傳入非常復雜的參數。默認參數一定要用不可變對象,如果是可變對象,程序運行時會有邏輯錯誤!要注意定義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的語法:*args是可變參數,args接收的是一個tuple;**kw是關鍵字參數,kw接收的是一個dict。以及調用函數時如何傳入可變參數和關鍵字參數的語法:可變參數既可以直接傳入:func(1,2,3),又可以先組裝list或tuple,再通過*args傳
系統 2019-09-27 17:54:27 1769
一、語法while條件:執行代碼while就是當的意思,它指當其后面的條件成立,就執行while下面的代碼。例:寫一個從0打印到10的程序count=0whilecount<=10:print('第%s次'%count)count+=1如果要打印1~10之間的偶數怎么辦呢?那就得先搞清楚,怎么判斷一個數字是偶數?能被2整除的就是偶數,但如何判斷這個數是否能被2整除呢?簡單,直接判斷這個數除以2之后的余數是否為0就行了,這就用到了前面“Python之運算符”
系統 2019-09-27 17:54:23 1769
最后2課時,內容不像其他培訓那樣。。。。我們說一下思維和說再見為什么要學習python。。。。編程為了解決需求(替代重復勞動的事情)。。產品經理--提需求程序員----編碼實現####一名牛逼的人,肯定是產品經理+程序員集一身的。之前說過:編程邏輯基本3個:順序,判斷,循環。。。通過需求不斷旁拼接(當然你說里面用什么class什么function),大方向是固定的。。在初學者需求導向自己學習(基本語法學完了),之前說過你還是沒有底,還不能完成某工作。。。因
系統 2019-09-27 17:54:19 1769
is和==先了解下官方文檔中關于is和==的概念。is表示的是對象標示符(objectidentity),而==表示的是相等(equality);is的作用是用來檢查對象的標示符是否一致,也就是比較兩個對象在內存中的地址是否一樣(相當于檢查id(a)==id(b)),而==是用來檢查兩個對象引用的值是否相等(相當于檢查a.eq(b));這點和Java有點類似,只不過Java中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在內存中的地址,用equals()來檢查兩者之間的值是否相等
系統 2019-09-27 17:53:56 1769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實現對象列表根據某個屬性排序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對于一個已有的pythonlist,里面的內容是一些對象,這些對象有一些相同的屬性值,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需要自己選擇特定的排序,也就是根據某一個具體的屬性來排序,在網上找了下資料,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調用了list.sort方法來實現。下面是簡單的測試代碼片段:#coding:utf-8classPerson:def__init__(self
系統 2019-09-27 17:53:53 1769
Python面向對象編程——總結面向對象的優點一、從代碼級別看面向對象1、在沒有學習類這個概念時,數據與功能是分離的defexc1(host,port,db,charset):conn=connect(host,port,db,charset)conn.execute(sql)returnxxxdefexc2(host,port,db,charset,proc_name)conn=connect(host,port,db,charset)conn.call
系統 2019-09-27 17:53:53 1769
主要使用函數的遞歸方法,考慮過程如下:n,a,b,c(n代表羅漢塔塊數,a,b,c代表三塊柱子)若n=1時,只需從a》》》c若n>1時,需要把上面n-1塊從a移動到b,底下1塊從a移動到c,再把b上n-1移動到c函數實現如下:defmove(n,a,b,c):ifn==1:print(a,'>>>',c)else:move(n-1,a,c,b)move(1,a,b,c)move(n-1,b,a,c)print(move(3,'a','b','c'))
系統 2019-09-27 17:53:43 1769
一般用xlml但遇到過解析出來的內容不一樣。有誤用另一種方法得到正確的,有誤應該只是極少問題。這種方案備用html=browser.page_sourcehtm=bs(html,'html.parser')
系統 2019-09-27 17:53:29 1769
最近基于對抗樣本做了一些工作,這里寫一篇論文介紹對抗樣本基本的原理和生成方法。內容上參考Goodfellow的論文ExplainingandHarnessingAdversarialExamples一、什么是對抗樣本?對抗樣本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14年Szegedy的論文IntriguingPropertiesofNeuralNetworks.在論文,作者發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即:當前流行的機器學習模型包括神經網絡會容易以很高的置信度分錯和原始樣本僅僅有輕
系統 2019-09-27 17:53:26 1769
在日常PC端的Python爬蟲過程工作中,Chrome瀏覽器是我們常用的一款工具。鑒于Chrome瀏覽器的強大,Chrome網上應用商店很多強大的插件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高效地進行數據爬蟲。今天推薦的6款Chrome插件,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爬蟲效率。EditThisCookieEditThisCookie是一個Cookie管理器,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刪除,編輯,搜索,鎖定和屏蔽Cookies。可以將登錄后的Cookies先保存到本地,借助cookielib庫,直
系統 2019-09-27 17:53:24 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