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我們將一個正在運行的程序稱為進程。每個進程都有它自己的系統(tǒng)狀態(tài),包含內(nèi)存狀態(tài)、打開文件列表、追蹤指令執(zhí)行情況的程序指針以及一個保存局部變量的調(diào)用棧。通常情況下,一個進程依照一個單序列控制流順序執(zhí)行,這個控制流被稱為該進程的主線程。在任何給定的時刻,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情。一個程序可以通過Python庫函數(shù)中的os或subprocess模塊創(chuàng)建新進程(例如os.fork()或是subprocess.Popen())。然而,這些被稱為子進程的進程卻是獨立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7:46 1795
1.if語句Python中的if子句看起來十分熟悉.它由三部分組成:關鍵字本身,用于判斷結果真假的條件表達式,以及當表達式為真或者非零時執(zhí)行的代碼塊.if語句的語法如下:ifexpression:expr_true_suiteif語句的expr_true_suite代碼塊只有在條件表達式的結果的布爾值為真時才執(zhí)行,否則將繼續(xù)執(zhí)行緊跟在該代碼塊后面的語句.(1)多重條件表達式單個if語句可以通過使用布爾操作符and,or和not實現(xiàn)多重判斷條件或是否定判斷條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7:35 1795
1.到底什么是Python?你可以在回答中與其他技術進行對比下面是一些關鍵點:Python是一種解釋型語言。這就是說,與C語言和C的衍生語言不同,Python代碼在運行之前不需要編譯。其他解釋型語言還包括PHP和Ruby。Python是動態(tài)類型語言,指的是你在聲明變量時,不需要說明變量的類型。你可以直接編寫類似x=111和x="I'mastring"這樣的代碼,程序不會報錯。Python非常適合面向?qū)ο蟮木幊蹋∣OP),因為它支持通過組合(composit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7:20 1795
看這個模塊要先看withas的用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開一個文件:復制代碼代碼如下:withopen(“filename”)asf:f.read()with可以調(diào)用一個上下文管理器,產(chǎn)生運行時的上下文環(huán)境。上下文管理器主要定義兩個方法,__enter__,__exit__。__enter__返回上下文里操作的對象,如f。__exit__是銷毀對象和異常處理。contextlib模塊對外有三個接口,contextmanager裝飾器,裝飾的函數(shù)必須是一個生成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7:16 1795
Python3快速入門(九)——Python3并發(fā)編程一、Python線程模塊1、線程簡介一個標準的線程由線程ID,當前指令指針(PC),寄存器集合和堆棧組成。線程是進程中的一個實體,是被系統(tǒng)獨立調(diào)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線程本身不擁有系統(tǒng)資源,與進程內(nèi)的其它線程共享進程的所有資源。一個進程中至少有一個線程,并作為程序的入口,即主線程,其它線程稱為工作線程。多線程,是指從軟件或者硬件上實現(xiàn)多個線程并發(fā)執(zhí)行的技術。支持多線程能力的計算機因有硬件支持而能夠在同一時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47 1795
前言進程之間通信與線程同步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對編程稍有了解應該都知道,但是細說又說不清。一方面除了工作中可能用的比較少,另一方面就是這些概念牽涉到的東西比較多,而且相對較深。網(wǎng)絡編程,服務端編程,并發(fā)應用等都會涉及到。其開發(fā)和調(diào)試過程都不直觀。由于同步通信機制的原理都是想通的,本文希通過望借助python實例來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閱讀之前可以參考之前的一篇文章:python多線程與多進程及其區(qū)別,了解一下線程和進程的創(chuàng)建。python多線程同步pytho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39 1795
初識property屬性說道屬性,我們馬上想到實例屬性、類屬性等那么回顧一下類屬性clsasProvice(object):country='china'defxxx(self):pass如上代碼中country就是類屬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去設置值和獲取值beijing=Probice()#調(diào)用實力方法beijing.xxx()#獲取類屬性my_country=beijing.country那么如果我們這個需要在這個country的值需要一些邏輯運算才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34 1795
默認dict,代表dict.keys(),而不是dict.items()排序字典,sorted(a.items(),key=lambdakv:kv[-1]),但是返回的是list,[('b',0),('a',1),('c',2)],然后再用dict[]一次,就能得到字典。注意,字典的Key可以不是字符。{0:'0'}dict.update({2:30})。添加字典的元素,兩個字典的內(nèi)容相加,就是用dict_a.updata(dict_b)。刪除字典中的某個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33 1795
聲明本文基于Python2.7語言,給出判斷列表是否已排序的多種方法,并在作者的WindowsXP主機(PentiumG6302.7GHz主頻2GB內(nèi)存)上對比和分析其性能表現(xiàn)。一.問題提出Haskell培訓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判斷列表是否已經(jīng)排序?排序與否實際只是相鄰元素間的某種二元關系,即a->a->Bool。所以第一步可以把二元組列表找出來;第二步是把這個函數(shù)作用于每個元組,然后用and操作。老師給出的實現(xiàn)代碼如下:pairlst=ziplst(t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24 1795
defget_standard_str(s):lis=list(s)lis.sort()s="".join(lis)returnsstop_word=""dict1={}forlineiniter(input,stop_word):standard_str=get_standard_str(line)ifstandard_strindict1:dict1[standard_str].append(line)else:dict1[standard_str]=
系統(tǒng) 2019-09-27 17:46:11 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