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使用框架?
(1)框架自動完成了很多瑣屑的任務
對于Struts2來說,它幫助我們方便地完成了數(shù)據(jù)類型轉換、數(shù)據(jù)驗證、國際化等等
Web開發(fā)中常見的任務。還有Spring中大量使用的Template模式,都是在讓我們的開發(fā)
過程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使用框架就是避免重新發(fā)明輪子,重新復制這些模板代碼。
框架讓我們將精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級別的問題上,而不是常見工作流和基礎任務上。
(2)使用框架就是優(yōu)雅地繼承了框架背后的架構
框架背后的架構通常定義了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我們要做的就是將特定應用的代碼
依附到這套流程上,這樣就可以享受到框架帶來的種種好處了。有些時候我們也可以
反抗框架的架構規(guī)則,但框架通常以一種很難被拒絕的方式提供它的架構。如此簡單
就可以優(yōu)雅地繼承一個優(yōu)秀的架構,而且是免費的,何樂而不為呢?
(3)使用框架更容易找到訓練有素的人
我之前所在公司整個項目幾乎都沒有用過什么框架,從Service服務的查找(類似JNDI)
到日志打印(類似Log4j),再到數(shù)據(jù)庫連接池(類似DBCP),全都是內部人員自己
實現(xiàn)的。一來是因為項目比較老,當時可能還沒有什么開源框架可供使用,二來也是因為
公司保守的策略,擔心使用不穩(wěn)定的開源框架可能會給項目帶來風險。這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
也許是沒錯的,公司高層自然會從更大的視角來考慮整個項目。
但是當項目逐漸龐大起來,同時世界上優(yōu)秀的開源框架越來越多時,如果不能及時重構
并引入一些成熟的開源框架,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新招來的開發(fā)人員必須從頭開始學習
這個復雜的系統(tǒng)(都是內部系統(tǒng),網(wǎng)上也沒有文檔幫助),還要小心內部框架的種種Bug,
成本真是太高了。
(4)內部框架跟不上行業(yè)的發(fā)展
前面說到了內部框架的Bug。對于開源框架,可能會有框架創(chuàng)始者團隊、大批的開源愛好者、
開源社區(qū)來支持。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Bug的修復速度可想而知,這點從最近開源后的
TextMate的Bug修復進程就可以看出了。很多擱置了很久的Bug在開源后被愛好者們迅速
解決,而內部框架呢?在當初開發(fā)他的人員離開公司后,在沒有重大Bug時甚至都不會有人
去讀他的源代碼吧,差距可見一斑!
(5)當然使用框架也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前面也提到過,使用不成熟的框架是有風險的,對于一個不是那么激進的項目還是保守為好。
(除非這是一群自由沒拘束的技術狂熱分子,可以自行決定使用什么框架,那真是幸福的事)
就像我以前用過的Java的HA高可用性服務Sequioa一樣,這個框架最終不再被開發(fā)公司提供支持
了,這時風險就更大了。
此外,使用一些不常見的框架時還要注意框架源碼的License協(xié)議,不要在項目中隨意引用、
修改框架的源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2.Struts2背后的架構
既然前面已經分析了框架的這么多好處,那我們自然會開始學習使用Struts2了。但使用Struts2
會繼承什么樣的優(yōu)雅架構呢?其實從較高的抽象層次上看,它依然是我們熟悉的MVC模式。
對應之前HelloWorld的例子來看,
控制器C
(FilterDispatcher)也就是我們在web.xml中聲明的
Struts2核心類。而
模型M
就是我們的NewsAction動作類。而
視圖V
自然就是news.jsp了。模型
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什么是模型呢?其實這個聽起來很名詞的概念在Struts2中既包含了靜態(tài)
從Web前端傳來的業(yè)務數(shù)據(jù),也包含了業(yè)務邏輯的實現(xiàn)。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架構沒什么新意嘛,MVC框架有很多,這跟其他框架有什么區(qū)別呢?讓我們
站在低一級別的抽象層次上解剖Struts2,看看它有什么與眾不同。
乍看十分復雜,如果只從用戶角度來看,在開發(fā)時我們只需要實現(xiàn)
黃色
的部分,也就是我們
HelloWorld實例中的struts.xml,NewsAction和news.jsp。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全部,就如前面
說的,只需要做很少的事情,我們就成為了這個優(yōu)秀架構的一部分。
現(xiàn)在來看其他部分。FilterDispatcher就是我們配置在web.xml中的Servlet過濾器,這是Struts2
的入口,所有Struts2的Web應用都要這樣配置。接下來
藍色
和
綠色
的部分就是Struts2的核心
了,可以說這些類都是Struts2的開發(fā)人員精心設計架構的。
(1)客戶端發(fā)送請求,J2EE容器解析HTTP包,將其封裝成HttpServletRequest。
(2)FilterDispatcher攔截到這個請求,并根據(jù)請求路徑到ActionMapper中查詢決定調用哪個Action。
(3)根據(jù)ActionMapper的返回結果,F(xiàn)ilterDispatcher委托ActionProxy去struts.xml中找到這個Action。
(4)ActionProxy創(chuàng)建一個ActionInvocation,開始對Interceptor和Action進行遞歸調用。
(5)各個Interceptor完成各自任務
(6)真正對Action的調用,返回結果路徑
(7)Result對象將返回數(shù)據(jù)輸出到流中
(8)返回HttpServletResponse給J2EE容器,容器發(fā)送HTTP包到客戶端。
這就是Struts2的執(zhí)行流程,核心對象是ActionInvocation和Interceptor,以及還未介紹的ActionContext。
ActionInvocation是整個流程的總調度,它跟Spring AOP中的Invocation對象很像。而Interceptor有很多
都是Struts2自帶的,最重要的是保存請求參數(shù),并將前臺的數(shù)據(jù)傳遞到Action的成員變量上。
而ActionContext就是保存這些數(shù)據(jù)的全局上下文對象,最重要的是用來保存Action實例的ValueStack。
所謂全局是指ActionContext可以在Action以及Result中訪問,其實它是ThreadLocal類型。每個請求線程
都會有自己的Action和ActionContext實例。
可以說學習Struts2主要就是學習:
(1)讓Interceptor和Action配合完成任務。
(2)將前臺數(shù)據(jù)保存到Action中。
(3)Result通過ValueStack從Action中得到返回數(shù)據(jù)。
3.Struts2與Struts1的不同點
從上面的執(zhí)行流程已經可以看出Struts1和2的巨大區(qū)別。
(1)ActionForm哪去了?Action還是那個Action嗎?
最明顯的就是我們在整個流程中都看不到ActionForm對象了,而且Action雖然還是叫這個名字,但是
看起來已經跟Struts1中的Action完全不同了。
首先ActionForm被拋棄了,從前臺傳來的數(shù)據(jù)已經可以保存到任意POJO了。先存到ActionForm再復制
到Dto對象的日子已經是過去了。第二,這個POJO其實是Action對象中的一個成員變量。這在Struts1
中所有請求共享一個Action實例時是不可能的,現(xiàn)在Struts2會為每個請求都創(chuàng)建一個Action實例,所以
這樣做是行得通的。第三,雖然這樣可行,可是看起來好像Action作為MVC中的模型M既保存數(shù)據(jù),又
包含了業(yè)務邏輯,這是不是不良的設計啊?其實仔細想想,這樣的設計很方便,我們已經得到了數(shù)據(jù),
直接就可以去操作Service層了。Action的職責看似多了,其實并不多。
(2)前端Servlet怎么變成了Filter?
我們知道Struts1和Spring MVC都是通過前端Servlet來作為入口的,為什么Struts2要用Servlet的過濾器呢?
因為Struts2是基于Webwork核心的,與Struts1已經完全不同了。Webwork可以說降低了應用程序與J2EE
API的耦合,比如將ActionServlet改為Servlet的Filter,再比如對HttpServletRequest/Response的直接訪問,
又如任何POJO都能擔任ActionForm的角色,任何類不用實現(xiàn)Action接口就可以作為Action使用等等,
因此Struts2也繼承了這種優(yōu)秀的非侵入式設計。
這點與Spring的設計思想有些相像。比如那些Ware接口,不關心的Bean完全不需要實現(xiàn),盡量降低應用
程序代碼與框架的耦合。侵入性的確是框架設計時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3)Filter、Action、Result間的粘合劑OGNL
下圖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出OGNL是如何融入Struts2框架的。
在輸入頁面InputForm.html和返回頁面ResultPage.jsp使用Struts2標簽中訪問Action中的數(shù)據(jù)是如此方便,
OGNL使訪問ValueStack中保存的Action的屬性就像訪問ValueStack
自己的屬性一樣方便。
對OGNL的大量使用是Struts2的一大特色。包括前臺標簽傳值到Action,Result從Action中取值等都會大量
用到OGNL。而OGNL中大量用到了反射,我想也許這是Struts2性能不如Struts1的一個原因吧。畢竟獲得了
靈活而低耦合的架構的同時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4)Interceptor的強是無敵的強
Struts2中另一個強大的特性就是Interceptor攔截器了。Struts2內建了大量的攔截器,攔截器使大量代碼可以
重復使用,自動化了之前我們所說的瑣屑的任務,從而使Struts2達到了高水平的關注分離。這真是AOP思想
在框架中應用的典范!Struts2中內建了很多有用的攔截器,稍后我們會專門來學習。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lián)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lián)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